• 隋朝杨广著名人物介绍

    隋朝杨广文治武功

    中文名:杨广,别名:杨英、阿摐、隋炀帝,国籍:隋朝 隋朝第二位皇帝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建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大业十四年(618年),骁果军在江都发动兵变,杨广被叛军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皇泰主杨侗追谥为世祖明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以下是小编为您讲解隋朝杨广文治武功,了解隋朝杨广文治武功相关的人物故事、事迹,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隋朝历史人物,以及隋朝历史的发展动态,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佛法使人了解生命的真谛。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会慢慢的消失成为过去。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历史仅仅是历史,具体真实性,就算是历史学家也未必能说的真明了,因为,本站的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的观点;

  • 隋朝杨广著名人物专题,隋朝杨广文治武功,隋朝杨广历史事件

  • 隋朝杨广文治武功

    大业元年(605年),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历时十个月,每月征调民夫二百万人。

    东都在旧洛阳城之西,规模宏大,周长五十余里,分为宫城、皇城、外郭城等三部分。宫城是宫殿所在地,皇城是官衙所在地,外郭城是官吏私宅和百姓居处所在地。外郭城有居民区一百余坊,另有丰都市、大同市、通远市等三大市场。

    杨广在营建东都的同时,又下令开凿大运河,造龙舟等各种船数万艘,他游江都时所乘龙舟高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上有四层楼,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房一百二十间,下层为内侍居处。隋朝大运河以都城洛阳为中心,分为三大段,南抵余杭(杭州),北达涿郡(北京),全长2700公里。中段包括通济渠与邗沟。通济渠北起洛阳,东南入淮水。邗沟北起淮水南岸之山阳(今江苏淮安),南达江都(今扬州)入长江。南段名江南河,北起长江南岸之京口(今镇江),南通余杭(今浙江杭州)。北段名永济渠,南起洛阳,北通涿郡(今北京城西南)。

    在教育制度上,杨广开创科举制,发展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增置进士科。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终止,为古代中国的育才政策有很大的贡献。政治上,他为了打破由关陇集团垄断仕途的局面,重用了虞世基、裴蕴等南方集团官员。

    军事上,在即位前曾参与与突厥、契丹之战事,皆有所获。大业五年(609年),他亲征平定吐谷浑,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杨广亲征吐谷浑后,又下诏征天下兵进攻高句丽。大业八年,隋军出动一百一十三万人,败于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及平壤城(今属朝鲜)下。次年再发兵围攻辽东城。这时,在黎阳仓督运军粮的杨玄感看到“百姓苦役,天下思乱”,便乘机起兵反隋。杨广被迫从辽东撤军。杨玄感败亡后,杨广下令追究,共杀三万余人,流徙六千余人。大业十年(614年),杨广第三次发兵进攻高句丽,因隋末农民起义已遍及全国,隋王朝岌岌可危,最后只好议和收兵。大业十一年(615年),杨广依例北巡长城,始毕可汗率兵将其围困在雁门(今山西代县),杨广派人向始毕之妻、隋义成公主求救,义成公主遣使告知始毕“北边有急”,加上隋朝援军相继抵达,始毕在九月撤围而去。

  • 推荐阅读

    【备注:隋朝杨广文治武功,对历史的爱好者而言,很多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历史文化等历史知识方面的积累,需要平时日积月累,多闻、多思;敬请顺便了解以下“推荐的历史常识”,利于增长智慧;】

  • 春秋中期,周王室日趋衰微,而列国争雄之势随着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四位“伯主”(即周王赐予号令诸国的名号,齐桓公、晋文公皆为周王室正式赐封;秦穆公是为西戎、关中各国拥戴;楚庄王则为事实上的霸主)的先后离世而愈演愈烈,同时又缺乏类似上述四位为众所钦服的雄主,战争的频度和烈度都渐渐上扬。

    周灵王十八年(公元前五五五年)五月,齐灵公因荒**政,人心离散,朝臣密谋引世子光继位,乃有“温车之变”,甲士齐聚,先杀太傅高厚、又杀中大夫戎子、公子牙。齐灵公闻变大惊,呕血而亡。世子光继位,即齐庄公。

    晋国与齐结怨多年,闻讯则欲趁机攻齐,晋上卿(职比丞相)范丐以为“伐丧不仁”,劝告晋平公班师。齐大夫晏婴(就是后来策划“二桃杀三士”之人)亦劝齐庄公与晋结好,齐庄公从之。两国遂暂无事。

    数年后,晋下军副将栾盈的母亲难耐寡居生活,趁儿子出外作战之机与大臣州宾私通,栾盈得知后羞怒不已,又碍母亲脸面,乃痛责守门吏,严禁外人出入。其母担心儿子翻脸,竟与奸夫商议,散布栾盈谋反的讯息。晋平公信以为真,准备治栾盈罪。栾盈闻讯,携家臣数人外逃齐国。

    却说齐庄公虽与晋结好,终不欲居人之下,乃张榜求贤,得勇士九人,皆能力举千斤、箭射七札(即箭可以射穿叠在一起的七件薄甲),齐庄公号为“勇爵”,禄比大夫。

    闻听晋国大将栾盈来投,齐庄公大喜,准备亲自迎接。晏婴劝阻道:“我们与晋国新盟,接纳其叛臣,如果晋国责问,我们何以答之?” 齐庄公笑道:“齐晋皆为当世大国,昔日结盟乃缓一时之急,两国终要分出高下。”乃迎栾盈入朝。

    栾盈拜见齐庄公,痛诉其冤屈,齐庄公当下放出话来,必使栾盈复还晋国、报仇雪恨。

    栾盈所随家臣中有勇将三人:督戎、州绰、邢堋,齐庄公爱才,将州绰、邢堋从栾盈手下要来,列为勇爵之末。齐庄公乃与众将时时欢聚,厉兵秣马,准备伐晋。谁知勇爵旧将与州绰、邢堋始终不和,为以后种下祸患。

    齐大夫崔杼,本为“温车之变”的策划者之一,有拥戴齐庄公之功。齐庄公某日在崔杼家中饮酒,见其妻东郭氏,色心顿起,乃密与东郭氏私合。崔杼后来觉察,盘问其妻得以确认,虽未作何表示,也待其妻如往常一样,但已生弑君之心。

    周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五五一年),齐庄公设谋,以栾盈密赴晋旧都曲沃,使其以曲沃为根据地,偷袭晋国心脏地带。齐庄公将这个想法与崔杼商议,崔杼正愁没有办法整死这个给自己戴“绿帽子”的国君,立刻想出一个置齐庄公于死地的办法。

    崔杼告诉齐庄公说:“栾盈起兵固然使晋猝不及防,但后继无援,未必一战成功。主公可由濮阳北进,两路夹攻,可稳操胜券。”

    栾盈之乱

    崔杼的目的就是让齐庄公亲自参战,胜则自己筹划有功,败则结怨于晋,甚至于一命呜呼,居心不可谓不毒。齐庄公信以为真,完全采纳了崔杼的建议。

    不久,齐庄公派栾盈及部分亲兵秘密潜入曲沃,勇将督戎随行。州绰、邢堋二将也欲随同前往,齐庄公担心二人归晋不返,乃阻之,另遣“勇爵”殖绰、郭最前往助战。

    栾盈来到曲沃后,立即夜访守城晋将胥午。胥午本是栾氏部属,极为同情栾盈的遭遇,当即慨然应允随其起事。栾盈当即尽起城中栾氏宗族,以督戎为先锋,帅兵车二百余乘,由曲沃杀奔晋都绛城。

    详细点击:【春秋战国:杞梁】

  • 李弘高宗元子

    永徽二年(651年),唐高宗将在感业寺为尼的武则天重召入宫,封为昭仪。永徽三年(652年),武则天在宫中诞下长子李弘,是为高宗第五子。由于王皇后没有子嗣,当时的太子是高宗的庶长子李忠。永徽六年(655年),高宗废王皇后和萧淑妃为庶人,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李弘由此成为高宗的元子(嫡长子)。同年,李弘与胞弟李贤被进封为亲王,李弘为代王。

    显庆元年(656年),高宗诏令废黜太子李忠,改立四岁的代王李弘为皇太子。

    李弘仁孝太子

    李弘幼为储君,深得父皇宠爱与重视。高宗曾对侍臣称赞太子:“十分仁孝,接待大臣符合礼节,从不曾有过失。”李弘早年向郭瑜学习《春秋左氏传》,读到楚世子芈商臣弑杀君王的故事时,忍不住掩书叹息:“这种事为臣子的不忍听闻,圣贤经典应该记载垂范后世的好事,为什么要记载这个?”郭瑜回答说:“孔子写《春秋》,善恶之事都加以记载,是为了褒扬善行以劝谏大众,贬斥恶行以告诫后世。书写芈商臣的恶行正是令其罪恶遗臭万年。”太子又说:“这种事情,不仅讲不出口,听闻也不忍心,请让我改学别的书。”郭瑜闻言称赞太子仁德,随即改授《礼记》。

    李弘十分重视治学。龙朔元年(661年),李弘命许敬宗、许圉师、上官仪、杨思俭等人收集古今文集,选录五百篇编集成《瑶山玉彩》,得到高宗赏赐绢帛三万段。总章元年(668年),李弘又请求追赠儒家先贤颜回为太子少师、曾参为太子少保。

    李弘做太子期间以仁德著称。当时朝廷大量征兵,那些逃亡或者期限内没有报到的士兵会被处死,家人也要充官。李弘为此上书进谏:“臣听说军队征兵,但凡没有及时报到的全家都会被牵连,有的甚至没被断罪就被囚禁,人数众多。但当中有因为疾病才逾期不到,或者途遇山贼、渡河遭难、畏惧逃亡、身负重伤等多种情形,军法却要连坐他们的亲属。(臣认为)军法该兼顾实情,如果不是战死就被定罪或者备注逃亡,并牵连他们的家属,实在(有冤)值得同情。臣希望可以修订法律,以后家中有士兵逃亡,也不用受连坐之罪。”高宗批准了请求。

    咸亨二年(671年),高宗出行东都洛阳,命太子李弘监国。当时关中地区遭遇旱灾,闹起饥荒。李弘亲自巡视士兵的粮食,发现有吃榆皮、蓬实充饥的人,就命令家仆发放米粮以保证供给。当时李弘有两个异母姐姐,即义阳公主与宣城公主,她们的母亲萧淑妃因得罪武则天而被废黜杀害。两位公主一直被幽禁宫中,年龄很大了也未结婚。李弘发现此事后十分震惊,上书请求允许两位姐姐出嫁,并希望将沙苑之地分借给贫穷之人。高宗准许。

    李弘久病猝逝

    太子李弘因仁孝而得到朝野内外赞誉,但却体弱多病,后期监国政务多由东宫官员戴至德、张文瓘、萧德昭等人代为处理。

    上元二年(675年)四月,李弘随帝后出行洛阳,在合璧宫绮云殿猝然离世,年仅二十三岁(虚岁二十四)。高宗非常悲痛,破例追加太子李弘为皇帝,这是唐朝建国以来父亲追赠儿子为皇帝的先例,可见高宗对太子早逝的深深哀痛与惋惜。

    上元二年(675年)五月,高宗以皇太子“慈惠爱亲,死不忘君”诏令追谥李弘为“孝敬皇帝”,并以天子礼仪厚葬于洛阳郊区的唐恭陵,百官服丧三十六日。高宗还亲自书写《睿德记》缅怀李弘,碑石树立于陵墓之旁。

    李弘神位迁移

    长寿初年(692年),因李弘无子嗣,武则天命楚王李隆基做其嗣子,承继香火。神龙初年(705年),唐中宗为李弘上庙号为唐义宗,神位祔于太庙祭祀。景云年间(710年),姚元之和宋璟上书唐睿宗,称李弘未登帝位而与先皇同祔太庙不合礼仪,睿宗遂令迁出义宗神位,另行建庙祭祀。开元六年(718年),礼官上书唐玄宗建议停用义宗庙号,玄宗准许,令撤销义宗庙号,复以孝敬谥号祭祀。

    详细点击:【晋朝:李弘】

  • 《江西欧阳氏旧谱与福建欧阳氏古谱世系对照表》(符合人类生育规律者则为正宗古谱)

    江西欧阳氏旧谱 福建欧阳氏古谱

    世次 祖名 生年 祖名 生年 配偶

    一世 欧阳通 625-欧阳韶626-配王氏夫人

    二世 欧阳幼明645- 欧阳幼咸655-配蔡氏孺人(通公季子)

    三世 欧阳昶公670-欧阳素公672-配郑氏恭人

    四世 欧阳琮公700- 欧阳衍公700-配范氏夫人

    五世 欧阳晤公725- 欧阳昌公725-配黄氏淑人 (琮公季子入承)

    六世 欧阳彻公756- 欧阳詹公755-配林氏宜人(承眷长沙)

    七世 欧阳弦公775- 唐开成二年进士幕府参军欧阳秬795-配徐氏恭人

    八世 欧阳邈公800-欧阳澥820-配陈氏淑人

    九世 欧阳规公825-潘湖欧厝吉州推官欧阳郴字克章号狮山居士870-配刘氏黄氏二夫人

    十世 欧阳绪公850- 历官文理院工书南京通判 欧阳偃(925-后唐状元黄仁颖嫡子)配李氏夫人

    十一世 欧阳万公874(安福令支派始祖) 欧阳观952-郑氏夫人

    十二世 欧阳诚公(和公)900- 欧阳修1007-

    十三世 欧阳雅公925-

    十四世 欧阳效公950-

    十五世 欧阳托公(弦公)975-

    十六世 欧阳莘老公1000-

    十七世 欧阳仁达(即状元仁颖)1025-

    十八世欧阳偃公1050-

    十九世欧阳观公1075-

    二十世 欧阳修1100-(与史实欧阳修1007年出生时间相差甚远)。

    详细点击:【唐朝:欧阳通】

  • 诛灭吕氏后,文帝即位,通告诸侯和四方边境之国,广施盛德。当时赵佗已趁机自封为“南越武帝”。于是文帝派人修复赵佗先人在真定的坟墓,增设守墓之人,按时祭祀,并厚待赵佗尚在中原的兄弟,同时寻觅可以出使南越的人。陈平等人举荐陆贾,文帝同意。

    陆贾第二次出使南越,见赵佗后,宣示文帝诏书(即《赐南越王赵佗书》),赵佗表示愿意放弃帝号,去除僭越的各项礼仪,永为藩臣,地位如同诸侯。陆贾不辱使命,回朝禀报,文帝非常高兴。

    汉文帝前元十年(前170年),陆贾寿终正寝。

    详细点击:【汉朝:陆贾】

  • 河清元年(565年)三月,有彗星出现。四月,太史官奏称是除旧布新之象,当有新皇帝出现。高湛为了“应天象”,于四月二十四日,派太宰段韶兼任太尉,持节奉皇帝玺绶传位于皇太子高纬,高纬在晋阳宫即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天统,尊父高湛为太上皇,军国大事全部向其奏报。

    高纬即位后,封乳母陆令萱为女侍中。陆令萱、和士开、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鸾等佞幸小人把持朝政,勾引亲党、贿赂公行、狱讼不公、官爵滥施。一时之间,奴婢、太监、娼优等人都被封官晋爵。天下开府一职的官员达到一千多人,仪同官职难以计数。仅领军就增加到二十人,由于人员庞杂、职权不明,结果中央下达的诏令、文书,二十个领军都是在文书上照葫芦画瓢写个“依”字便扔到一边,没人执行。

    高纬言语迟钝,缺少风度,不喜欢与朝士见面。除非是十分亲近的侍人或爱宠者,他是不轻易与人交谈的。高纬性情极为懦弱,别人多看他几眼,马上就会发怒斥责。向他奏事,即使是三公令录,也不能抬头看他,都是述说一个大概,赶忙连逃带跑地退出。每逢遭受灾害变异、寇贼强盗、洪水旱灾,不行赈济,只在宫中设斋戒,以此为修德。相信巫觋,祈祷无方。

    详细点击:【南北朝:高纬(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五位皇帝,亡国之君)】

  • 许光达(1908年—1969年)原名许德华,1908年11月19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东乡萝卜冲。他的父亲是个穷苦的农民。 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老五,人称五伢子。因为家境贫寒,许光达7岁即当放牛娃,后在其伯父的资助下进入长沙县第一高小,接着又考入长沙师范学校。长沙是当时被统治者视为“赤化很深”的地区,许光达在此读书期间开始接触共产主义。他读了《共产党宣言》,还读了毛泽东与新民学会会员创办的《湘江评论》,深受其影响。1925年,许光达在长沙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共产党员。 1926年1月,受湖南省委选派,许光达前往广州,考入黄埔军校新生第2团,入伍经三个月先期训练后,进入黄埔军校第五期炮科11大队学习。1926年底黄埔第五期学员随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并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1927年5月,反动军官夏斗寅发动叛乱,率部进攻武汉。军校学生奉命随叶挺出征,许光达参加了讨夏的纸坊之役,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军旅生涯。同年7月军校毕业后,许光达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4军任见习排长。

    大革命失败后,许光达从九江随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在江西宁都追上起义部队,初任排长,参加了起义军在南下途中进行的会昌战役,因作战英勇,很快接任代理连长。未久,许光达在三河坝战斗中负伤,被组织安排在一户山村农家养伤。伤愈后,他先后到潮洲、汕头、上海、安徽等地寻找党组织,辗转千里,深受颠沛流离之苦。1928年初,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许光达等人在安徽寿县的学兵部从事兵运活动。由于工作策略上的失误,他们的活动被人告发。许光达等人被迫紧急撤离。逃亡途中,他再次与党失去联系。9月,许光达在长沙与未婚妻邹靖华完婚。新婚第10天,由于叛徒的出卖,长沙当局派兵缉拿许光达,幸得有人提前通风报信,许光达再次匆匆逃离。其后又经历了数月之久的苦苦追寻,为找党组织,他甚至跑到唐山矿区以挖煤为生,终于在1929年4月在安徽芜湖重新回到了党的怀抱。

    详细点击:【近代:许光达】

Copyright jiaoli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6080363号 历史网。免责说明:本站历史知识,来自网络收集,并不代表作者的观点,仅供参考;

历史 历史网站 历史人物 别墅装设计 别墅设计 SEO优化 画册设计 巴西海运双清 卡压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