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朝与高句丽外交
高句丽是东北亚的强国,国都长安城(今平壤)。隋灭南朝陈后,高句丽平原王即备战防御隋军来犯。开皇十七年(598年)高句丽婴阳王率众万余人攻辽西。隋文帝借此发动大军三十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然而路徒险恶,死伤惨重,隋文帝只好退兵。随后婴阳王遣使请和,双方和平。后来隋炀帝继续走隋文帝受挫的旧路,大业三年(607年)由于高句丽与突厥联盟,隋炀帝于大业八年(612年)、大业九年(613年)与大业十年(614年)对高句丽发动三次大规模战争。其中第一次东征高句丽遭受惨败,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加重人民负担,导致日后隋末民变的发生。
百济于隋文帝开皇初年遣使入隋,封为余昌为“上开府、带方郡公、百济王” 。隋灭南朝陈时,有战船漂入海中,百济供给丰厚物资送回,并派使祝贺隋朝统一。隋炀帝攻高句丽时,百济亦曾在境内调动军,声言会协助隋军,实际上却是对高句丽保持友好,有意在两国之间图。新罗于开皇十四年(594年)遣使入隋,隋封其王真平为“高祖拜真平为上开府、乐浪郡公、新罗王” 。
隋炀帝在镇压杨玄感起兵后,不顾内外危机四伏,于大业十年发动第三次攻高句丽之战。二月,炀帝下诏复征天下兵,百道俱进。三月,炀帝幸涿郡。七月,炀帝到达怀远镇时,由于国内纷乱,所征之兵多数未能按期到达。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在毕奢城大败高句丽军,并乘胜向平壤进发。时高句丽因连年倾国之力与隋朝作战,已困弊不堪,无力再战,又见隋军突破重重防线,高元大惧,乃遣使请降,并将叛隋投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炀帝接受了高元的投降,且国内烽烟四起,遂于八月初四班师还朝。
-
隋朝历史专题(一)
-
隋朝历史专题(二)
-
隋朝皇帝
-
隋朝历史人物
萧皇后(史上嫁了6个皇帝的美女)
李元霸(隋唐第一神将)
单雄信(勇武过人隋唐英雄)
杨侑(隋朝最后一位皇帝)
窦建德(隋末群雄之一)
王世充(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
宇文化及(隋末叛军首领)
王薄
李密(隋唐时期群雄之一)
杨俊(隋文帝第三子)
罗成(隋唐十八杰)
独孤伽罗(一代贤后)
宇文成都(大隋第二条好汉)
雄阔海(大隋第四条好汉)
伍天锡(大隋朝第六条好汉)
伍云召(大隋朝第五条好汉)
杨广(隋朝第二位皇帝)
魏文通(大隋朝第九条好汉)
杨浩(悲惨的傀儡皇帝)
新文礼(大隋朝第十一条好汉)
杨昭(是隋炀帝杨广的长子)
定彦平(兴隋九老之一)
杨侗(在位最短的隋朝皇帝)
左天成(战败西魏的五虎上将)
杨素(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
来护儿(隋唐第十四条好汉)
独孤盛(隋朝将领)
梁师泰(隋唐第十五名好汉)
裴矩(隋唐时期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地理学家)
韩擒虎(隋朝名将)
史万岁(隋朝名将)
唐璧
杨坚(隋朝开国皇帝,被尊为“圣人可汗”)
贺若弼
李春
郑译